一直覺得,我的地理是因為旅行變好的、我的歷史是因為旅行變好的。
書本中網路上字句堆疊的風土人文,在路上走著走著慢慢立體了起來,慢慢看懂不同國家的過去、慢慢能理解不同人們重視的不同的事。漸漸,我認識的世界,有了層次。

 

從棉蘭回來之後,整理著照片,我才開始爬梳她的過往。
才知道歷史課本上,字裡行間彷佛都滲出血來的印尼排華暴動 —— 黑色五月暴動 —— 在此地,騷亂來得甚至比雅加達更早、更長。
那是1998年的事了,21年過去,紛紛擾擾慢慢沈澱了,或許仍有傷,但,也不再那樣張揚那樣顯而易見了吧。
走在大街小巷,我有一絲絲擔心,但沒有太多害怕——最擔心的,是關於該怎麼過馬路吧。

 

至此,想說說我看到的,不同族群在同一片土地上,爭奪資源所產生的摩擦與衝突。

從猶太人開始吧。

最初,我對猶太人的印象接近完美——猶太人聰明又團結、經歷過大屠殺這樣毁滅性的族群創傷,仍然堅強地站了起來。謹記歷史,建立屬於猶太人的國家同時也在各地開枝散葉,一度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族群典範(⇥🇺🇸美國・No Child’s Play 猶太人大屠殺追思音樂會)——但從前我卻沒有想到,對於那些國家的原生族群來說,那些已經扎根了幾個世代的人們來說,他們,會怎麼想呢?面對一群突然出現,很快佔據重要職位,同時掌握許多資源的人們,當客人?當鄰居?當朋友?當敵人?

 

猶太人在各國的社群連結都很強大,政治、經濟、權勢,將大把大把資源留在猶太社群中,綿密而廣泛的。對猶太人來說,這樣的團結互助再好不過:身為猶太人,可以理所當然享受附加在猶太人這個身分的資源,在各處游走都有人接應,猶太人多麼團結啊!簡直完美!
但,對本地人呢?原本,相同族裔的既得利益者壟斷資源已經是對立,猶太人身為異族人又是外來者的身分,是否,又更加放大了不滿?
當不滿的情緒反反覆覆累積,最後,會以什麼樣的型式呈現呢?

 

印尼、或說東南亞各國的排華暴動,背後,是否也有相似的脈絡?
努力沒有錯、賺錢沒有錯、力爭上游沒有錯、讓自己的族人生活變好更沒有錯——那為什麼,良善的出發點最後走向了一片染血的大地?
當認同來自血緣,這樣一生出來就無法改變的事情,是否,最後無可避免會走向仇恨?
倘若認同來自價值呢?或生活方式呢?如果移民在行為和態度上,都更融入本地社群,會好點嗎?擁有了資源,分一些出來給整個社會,會好點嗎?

 

有機會的吧。

 


 

蘇丹皇宮 Maimoon Palace

 

上一篇曾經提到,棉蘭過去受荷蘭殖民,留下許多「荷」風建築。但仔細推敲,會知道遠遠不僅於此。如德里王朝的蘇丹Makmun Al Rasyid Perkasa Alamsyah所居住的皇宮,就揉合馬來、印度、伊斯蘭、義大利等風格於一體。

 

 

以皇宮來說,這裡走的不是大到讓人迷路的路線、甚至可說是精緻;整體佔地倒是遼闊,聽說,每年開齋節這裡都熱鬧地狂歡著。
皇宮不大、開放的空間又有限,最後我在這花最多時間的,是觀察當地人租借傳統服飾四處拍照😂

 


 

張阿輝故居 Tjong A Fei

 

張鴻南,字耀軒,人稱張阿輝。其故居也是棉蘭建築的精彩代表:融合馬來、中國、荷蘭風格,至今仍有後代居住於此。
在驕陽放肆灑下的午後,在張阿輝故居一邊避暑一邊走過一個又一個房間,我不禁有個錯覺⋯這裡,會不會比皇宮還大呢?

能蓋出這麼大的房子,屋主想來也不會是個簡單的人。張阿輝從中國廣東移居印尼棉蘭後,在蘇門答臘建立了龐大的事業版圖。和蘇丹及荷蘭殖民當局都保持良好關係,同時也不吝出資或投資當地建設,如北蘇門答臘地區最大的大清真寺、潮汕鐵路,等等。

 

 

我崇敬張阿輝能走到如此良善的境界,從一個國家、漂到另一個國家,在新的國度建立家園,把根深深扎下,壯大自己、卻也牢記著鄉里,願意建設地方,而不僅僅是自己的「家」。
然後月圓了又缺了,長長的時間過去了,新的世代出生了成長了,相信他們會知道祖先來自何方,卻也不會懷疑,印尼就是自己的國家。

 

⇥🇮🇩印尼・棉蘭印象(上)

 

#Medan #Indonesia #Sumatra #印尼 #棉蘭 #蘇門答臘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