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常常覺得,城市是有個性的,像人一樣。
佛性空靈如蒲甘(Bagan, Myanmar)、氤氳飄渺如威尼斯(Venice, Italy)、龐雜如拉巴斯(La Paz, Bolivia)…風貌萬千。
說起和石油深深交織的城市,這些年來也走了幾座。
若說阿不達比是低調奢華、杜拜是直爽的炫耀、我看見汶萊的一面,則是生活—他是富有的,卻不張揚而難以親近的。
城市皆是因油而富,說來性格卻個個不同。
說來這趟旅行也不為什麼,好奇罷了。
一個因石油而富饒到不必收稅、教育不收錢、看病也只象徵性地收取一汶幣,美好地彷若天堂卻沒什麼觀光景點的伊斯蘭國度,會是什麼風景?
出發之前我沒有想法,歸來之後,我想,那或許是生活。
有好的、不好的、不足為外人道的,交融著,會是生活的樣貌。
.國王生日趴.
出發之前,已經聽說汶萊的夜晚適合養生:除了加東夜市幾乎無處可去,早睡早起是最好的安排。
唯獨每年蘇丹生日(7/15)前後,會熱熱鬧鬧地連辦幾天Birthday Party舉(有)國(錢)同(任)慶(性)。
本來以為慶生會是個唱歌跳舞的熱鬧場合,但我究竟太不瞭解汶萊--所謂的慶生會,原來是大型夜市啊XD
在台灣習慣了花俏夜市的我,不免覺得汶萊夜市樸素了些、攤位同質性也有點高,但總是個體驗。
而地點就在市中心的公園Taman Haji Sir Muda Omar Ali Saifuddien, 離知名的奧馬爾·阿里·賽義夫丁蘇丹清真寺(Omar Ali Saifuddien Mosque)也不遠。
逛完夜市,散步去看看晚上的清真寺也是不錯。




.紅樹林.
汶萊位於婆羅洲島上,婆羅洲島是亞洲最大的島嶼、也是全世界唯一擁有三個主權國家的島嶼(汶萊、印尼、馬來西亞)。自然生態和鄰近的沙巴(Sabah, Malaysia)相近,僱船深入紅樹林幾乎是遊客們的must go(不去,就沒什麼地方可去囉XD)。
紅樹林中除了比較常見的螢火蟲和鱷魚,最特別的,莫過於婆羅洲島上特有的長鼻猴了。
初次進紅樹林是傍晚,談好了去看水上人家、螢火蟲和長鼻猴。
進入汶萊河(Sungai Brunei)、曳過櫛比鱗次的水上人家(Kampong Ayer),船向紅樹林駛去。
「Look there!」
船夫指著不遠處,鱷魚在河面上忽隱忽現,四處張望。
明知離鱷魚還有距離,還是下意識地拱起肩來,所謂本能就是這麼回事吧。
然後夜色披蓋河面,螢火蟲閃著微光現身。
只有月光和螢光的夜,眼前像場迷幻的默劇,卻又突然開了聲響。
是風,拂過樹梢。
船夫說差不多該走了,我問著長鼻猴呢?
哎,忘了!
最後,船夫承諾明早再次出船看長鼻猴做為補償。
也罷,明早就明早囉,在這裡,也沒有太多景點在逼迫時間。
船夫在回程嚷著Perto, Petro, 油不夠了。
因此,才有緣造訪這獨樹一格的「水上加油站」。
配合長鼻猴只在早晚覓食時活動的作息,隔天一早我又進了趟紅樹林。
但這傢伙實在太有個性。
一路追尋張望,直到紅樹林深處的深處。
總是尖著耳朵捕捉樹林中的動靜,循聲望去,卻只剩樹梢晃著晃著,彷彿在說人類啊,終究還是晚了啊⋯

.水上人家.
Kampong Ayer, 全世界最大的水上聚落,綿延數十公里、超過千棟房屋、三萬居民生活的水上人家,食衣住行一應俱全。
包含什麼呢?
民宅、市集、學校、醫院、清真寺、警察局、加油站、水上計程車(water taxi)…
若不是因故打開了水上人家的大門,我對Kampong Ayer的印像,會是帶著點迷幻的驚奇。
然而我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。
窺見了市井小民--真正民居的、而不是打理過給遊客的--的小小日子。
一切轉變成了震驚。






在全世界最大的水上聚落、那裡的房子架在漂滿垃圾的河面上,陰暗潮濕。
明明進到別人家裡參觀了,卻驚訝地連場面話都說不出口,怎麼,人們會這樣生活?
在一個國庫讓石油滋潤地連稅都不收的國度,竟然還有當地人在這樣生活?
雖說近年汶萊政府鼓勵居民移居陸地,不開放新建水上屋、也不允許翻修重建現有的。
可還是有幾萬個人過著這樣的生活,今朝明日。
倘若政府願意,一定可以改善水上人家的生活環境。
但現況就這樣了。
關於這個世界,太多事情,我還沒有辦法理解。

Peri, 走進誰的風景裡
Peri, a storyteller.
Solo traveled over six continents.
一個人,走過六大洲。
在城市的浮光掠影間移動,看見美好也擁抱傷悲,感受真實。
and More…
馬來西亞・沙巴,就是要下海! 假日市集、Pulau Sapi, Pulau Manukan 跳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