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yuni, Bolivia

 早在2017上半,發生的事就太多太多。 於公於私都經歷了無數換位思考,被擠著推著赤裸著,懂了何以人在不同情境狀況位置下,會有脫序或者理解不能的舉動,包括我自己。那時日子過地太快也太慢,日子快速滾動再回頭輾過自已,每一週刺激地像是一個月一樣漫長;無暇細考、卻常常有個感覺:「這樣的生活,一般來說,活個五年也沒這麼刺激吧?」到了下半年,基本上放棄掙扎,心態變成「有什麼都來吧,讓我看看還能怎樣?」的自暴自棄(?) 說了這些,都不及量化的數字直覺吧。海外出差24趟:中國20次、台灣3次、泰國1次132腿的飛行紀錄攤開來自己都驚呆,保留的登機證甚至變成朋友來我家玩拍照的景點。  

Flight Diary 2017

  常有人聽到我在海外工作,語氣中的羨慕多到滿出來。不論是想體驗生活的、還是就逃離台灣的、或什麼什麼。我覺得很好,有機會就試試呀,沒試過怎麼知道自己行不行?不知道這是不是自己要的?又何況一個人一款命呢。 我是在離開台灣前就很清楚,遠方不是天堂、也不會是所有問題的解答⋯只是沒料到日子會這樣過去。以我的狀況,已經離開了原生國家做客他鄉,卻又頻繁移動到他鄉的他鄉,沒有辦法和任何一塊土地建立連結、在哪座城市建立自己的交友圈。那是一種十分漂泊的疏離,彷彿處處是家、其實無處是家。 有陣子很不開心,言談之中滿滿負能量,我知道自己有意無意一定得罪了人。事後回頭看看,才驚覺當時的生活實在太不平衡、太寂寞了。
  


宗谷峽, 日本最靠北之地

 最瘋狂時,曾經下午的電話會議結束馬上訂機票,隔天一早飛出去、下午提頭去謝罪——還不只一次。2016的我不知道自己隔週在哪裡、2017的我不知道自己隔天在哪裡。真不知道自己怎麼過來的。 有天週末在東京醒來。覺得這張床好熟悉,是我東京的床嗎?我今天在東京嗎?一陣悲哀上心頭,日子怎麼變成這樣?懷疑自己除了工作剩下什麼、而這樣的工作除了移動還累積了什麼?是啊,我真的在海外工作了,然 後 呢?
  

Okinawa, Japan

 當年Yes or No的選擇攤在眼前時,感覺命運對我鬆了手。彷彿有個聲音和我說,只能照顧妳到這裡了,接下來,完全是妳的世界了。 我的標準很簡單:這輩子只能活一次,所以我不要活在後悔中。知道自己做了會後悔的事就不做、知道自己不做會後悔的事就去做。 幾乎是沒有考慮我就堅定說了要去。沒有一個選擇不帶遺憾,但我是沒有後悔的。機會在眼前卻讓它溜過指尖的後悔,不用到老,現在的我就不能忍受;所以就算再讓我選十次,結果都不會變。又何況世上沒有後悔藥,下了決定對自己的抉擇負責就好了,一直想像著不到日本工作的平行世界,對我並沒有意義。 


衣索比亞/ 妳是唯一的理由-資助兒童探訪

 在(少數僅有的)私人生活中,這樣的思維也沒有變過。甚至該說,我早早就清楚認知到,人生太短也太長。短在不知道何時會結束、長到不知道哪天會休止。想做什麼就去做吧,誰知道自己明天還有沒有一口氣呢。在年中送別母親之後,這樣的體悟又加深了一次。 Roza, 資助了六年的孩子、以為一輩子見不到的人,竟然,飛越千山萬水,我實現對她的諾言 (⇥這裡);Jafer, 今年新資助的孩子,他的生日是母親的祭日。   離開的人,時間軸就此停擺了;留下的人,知道日子傷悲但不想要只有難過、總也是還有辦法吧;南美,遠遠遠遠遠得要命王國,從此,天空之鏡在我記憶裡、而不只是存在夢裡 (⇥這裡)。  那年生日我問自己,年紀不小了,想要看見,什麼世界?  我看見一個,令我好奇也對我好奇,溫暖而友善的世界。在死藤水的引領下,我再次確信。   這是真的。   On OZ201, LAX-ICN, 2018/01/04

Afra, Ethiopia
Uyuni, Bolivia
Peri, 走進誰的風景裡

 Peri, a storyteller.

 Solo traveled over six continents.

 一個人,走過六大洲。

 在城市的浮光掠影間移動,看見美好也擁抱傷悲,感受真實。

and More…

《2016, 總是個不錯的年》

《Thanks, 2014! Bon Voyage, 2015!》

《New Year, 2014》

《New Year, 2010》

《New Year, 2009》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